当前位置: 首页 > 社科动态 > 正文
社科动态
我校举办第一期“拉犁山·学术沙龙”活动
发布时间:2020-12-25 作者:孔露


学术沙龙现场

 卞正富副校长致辞

 人文社科处处长王义保主持沙龙

沙龙揭牌

 

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史修勇发言

相关学院教师作分享交流

自由讨论阶段

12月22日,由人文社科处、图书馆主办,人文与艺术学院为轮值主席单位的第一期拉犁山·学术沙龙在图书馆107室举行。副校长卞正富,人文社科处处长王义保,图书馆馆长于广云,人文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方跃平、院长史修永、副书记丁恒星、副院长汤道路,外语学院院长徐剑,设计学院院长罗萍嘉、副院长姚君,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利先、副院长王军利,信制学院党委书记张磊,经理学院副院长王新宇,材料与物理学院、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相关学院教师、博士等60余人参加学术沙龙。

开幕式上,卞正富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。他表示学校成立人文社科处和人文学院是落实“兴文战略”和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。人文社科处和人文学院携手图书馆举办本次沙龙活动意义深远,对改善学校学科生态、学术交流的氛围有很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。他指出,在科学研究中要以问题为导向,打破学院、学科壁垒,促进学科交叉融合,文工融合,文理融合,于融合中开新局,于融合中求创新,于融合中谋发展。学术沙龙所搭建的平台很好的体现了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,教师学生以创新思维进行头脑风暴,探寻解决问题的好方法。

轮值主席单位史修永院长致辞认为,沙龙的本质是伴随西方文化、学术的发展而催生出来的一种文化空间,这种文化空间应该成为培育教师自己的学术共同体,让对话和交流成为人文矿大和学术矿大的常态,催生出新的思想、观点、方法。

王义保处长讲话表示,人文社科处在成立之初走访调研中了解到,举办学术沙龙是上至学校领导,下至青年教师们共同期盼的学术交流形式。头脑风暴、思维碰撞应该是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一种常态。今天第一期“拉犁山·学术沙龙”由构想变为现实,期待为广大教师创办出矿大特色、矿大风格的跨学科交流平台。

随后,卞正富副校长、于广云馆长和教师代表们共同揭牌,现场掌声雷动,气氛热烈。

沙龙活动包含了主题报告、跨学科代表发言、自由讨论三个阶段。沙龙第一阶段,人文学院汤道路、朱国伟、冯仰操、蔡士林、曹洪洋五位发言人分别就“区块链慈善捐赠” “古乐器的音响研究与舞台呈现” “晚清政治小说的地方自治想象与再现” “生物特征识别的技术风险与刑法应对” “《红楼梦》中的‘一带一路’”五个主题做了发言。

随后,理工科代表人工智能研究院赵迪斐、郭昌放、经管学院谭雪萍等5位青年教师上台研讨。赵迪斐老师认为区块链慈善捐赠研究,对大数据时代区块链的适用性有积极的作用。通过学科交叉,大数据为法学研究提供技术手段,反之,法学可以为新工科提供支撑性成果并丰富技术的社会性。郭昌放老师表示,外部用户注重作品的美观性与内在人文艺术,曾经通过与工业设计团队及老师的合作,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设计美感和操作性,用户粘性大增。经管学院谭雪萍老师则从自身学科背景——会计、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,阐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价值。

在自由讨论阶段,相关学院、学科、研究平台的专家学者及感兴趣的教师自由畅谈、头脑风暴,通过跨学科交流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,激发了学术创意。

“拉犁山·学术沙龙”以拉犁为名,以创新之犁深耕学术沃土,为师生搭建跨学科交流的平台,积极助力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和“双一流”大学建设。